010-68812730

山东青州探索出一条双富共荣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自全国“万企万行村”活动启动大会召开以来,山东省青州市不断探索创新村企共建、党建共建的有效实践,打造了“万企万行村”青州模式的新亮点。

  截至目前,青州已有614家企业、464个村,走上了乡村振兴之路。2022年8月,22家企业、23个村获得潍坊市“万企万行村”表彰,评比数量居潍坊市各县市之首。

  “三股力量”助推“万企万行村”行动

  强化组织的“驱动力”。青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做好2022年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将“千企兴村”行动列入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建立常态化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和现场观摩会,通报情况,交流经验,增强社会各界推进“千企兴村”行动的力度。

  突出商会的“示范力”。结合镇街商会换届和标准化建设,青州市工商联将“万企万行村”行动纳入镇街商会工作体系,推动会员企业与村结对共建。目前,黄楼、宜都和柳高的村庄已实现结对覆盖。

  激发活动主体的“内生动力”。青州市工商联将“万企万行村”行动纳入《青州市工商联执委履职积分管理办法(试行)》,作为考核执委履职、评先评优、人事安排“有进有退”的重要依据,纳入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体系。作为镇街商会建设考评的重要内容,以有效的机制倒逼工作落实。

  盘活产业纽带,推动乡村整体振兴。

  青州结合农村资源禀赋、产业优势、企业发展需求和投资意向,将企业发展规划融入当地发展战略,将资源优化配置融入农村产业发展,实现资本、技术、管理、人才等资源要素的优化整合和高效配置。

  山东山水康旅集团注重在深度融合中集聚力量,在发展融合中发力,打造观光旅游、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体育运动、中医健康五大核心板块。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81亿元,核心区就业280人,辐射间接就业8000余人,带动周边11个村产业扩大就业规模,带动万余人致富。

  同时,青州注重互联网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创新“一镇一品一村”多业发展农业模式,构建普惠共享、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带动全市农特产品从“种得好”到“卖得好”,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依托八喜吕雯集团国家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21个专属直播间,30多个直播团队。预计年底直播农产品销售总额将超过10亿元,联动乡村旅游、精品民宿、文化创意、现代农业等产业,实现年产值超50亿元。

  此外,统筹区域功能定位,建设以陈中为龙头的书画产业园、振兴中医药产业的大健康产业园、集聚先进制造业的智能制造产业园、以公铁物流、瑞明物流为龙头的大物流园区,促进园区带动区域经济的全链条、集群化发展。

  目前,陈中书画艺术产业园正在争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搭建书画艺术家培训、企业画廊就业、采风基地带动、乡村旅游增收等平台,带动周边村庄和产业发展,年交易额120亿元。

  强化全要素保障,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推进“万企万行村”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资源要素是基础,优质服务是保障。青州市工商联与多家银行等金融机构达成合作,加快金融资源向企业和农村配置,着力解决贷款难问题,在全省率先推广“无感信贷”模式,对“万企兴万村”结对企业实行“一事一议”利率定价原则,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累计为乡村振兴战略授信超百亿元,有效解决了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同时,加强人才引进和教育,增强“智慧力量”。从乡镇科研专家、龙头企业负责人、种植大户中选拔科技人才,建立市、镇、村三级特派员队伍,培训农村技术人员200余人,有效提升了“自我造血”功能,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

  部署“基层组织建设攻坚年”行动,全覆盖开展“五清强基”,优化土地配置,拓展发展空间,做活土地文章。青州清理闲置资产资源问题8000余个。黄楼街道家好村建幸福屋,结对企业发展花卉项目,年人均纯收入3.5万元。

  此外,青州市工商联还加强对支农企业的关心和支持,安排576名服务企业专员进行“一对一”帮扶,选派50名“亲青联络员”,拓宽官商沟通渠道,依托“潍企通”等平台,为“万企万行村”配置资源、补短板、提动力、送服务,促进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

发布时间:2022-11-15
首页    相关资讯    山东青州探索出一条双富共荣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版权声明:本站所提供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