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各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发展不协调、能源供应危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加剧及气候变化显著等问题日益凸显。以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气候变暖问题尤为严峻,并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和研究的焦点问题 气候变暖问题不仅是科学问题、环境问题,更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和发展问题,而作为减缓气候变暖的碳排放权问题与发展权问题更有着紧密的联系。 联介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先后r 1990年、1995年、2001年、2007年和2013年发布了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围绕气候变化事实与影响、气候变化适应和减缓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科学评述,历次报告对人类活动导致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气候变暖事实这一结论的判断不断深入,对采取积极举措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也不断深化。自1992年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来,世界各国为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进行了长达2()多年的气候谈判。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气候谈判的重要参与者,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地位变得日益重要。
近年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规划与减排行动。自2010年开始,中国陆续启动三批低碳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低碳试点,目前,全国低碳试点省市已达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1个市(区、县);2011年在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并于2013年开展碳交易活动,2017年底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也正式启动 通过颁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等一系列规划和政策,中国政府把应对气候变化、加强节能减排、实施低碳发展和创建生态文明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减缓和适应两方面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
随着人们对气候变化认知的逐步深入,“碳减排”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由二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及消费结构的逐渐转变,居民生活碳排放呈现日益增加趋势)居民是能源和资源的最终消费主体,必然对碳排放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研究居民生活碳排放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