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发展离不开数字经济布局,挑战依旧需要突破
统计显示,2017年至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7.2万亿元增长到45.5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接近40%。根据《“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
“近中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以数据要素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为重点,构建更加有利于数据要素流动的制度和市场环境。”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告诉记者,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2020年发表的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市场化要素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包括三个方面: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是将尚未完全由市场配置的数据要素转为市场配置,形成市场化的数据资源体系,通过数据流实现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高效整合的动态过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翁毅说。
在顶层设计下,地方部署也在加速。在山东,该省首个数据元专业机构10月21日在青岛成立。该专委会在市大数据局的指导下,专注于公共数据运营;在宁波,11日在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的《宁波市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提出,将率先探索形成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到2024年底,基本建立先进可行的数据要素标准规范体系,成为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先行城市。"目前,数据要素市场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三喜告诉记者。
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中心测算,“十三五”期间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超过。 30%.到2020年,市场规模已经达到545亿元。“十四五”期间,这一数值有望超过1749亿元。
发布时间:2022-10-24